本格列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之人不得閱讀!
嚴重警告:本格內容充斥暴力與腥羶色之字眼,未成年者請勿擅自閱讀,若真的很癢忍不住,請由父母陪同閱讀,若父母沒空,請由兄姊陪同閱讀,若兄姊不幸跟你一樣幼齒到未成年,那麼李馬可謹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本格與您有緣無份,謝謝別聯絡!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身為一名演員,在相隔將近十年後,以同樣的演技再度粉墨登場出飾同一個角色,這種情況注定是極優或極劣的兩極化,而當套用在凱特布蘭琪身上時,我們會發現一件鐵一般的事實:原來,1998年凱特布蘭琪在驚艷全球的成名作《伊莉莎白》中早已是如何過人地優秀,優秀到時至今日在續集《伊莉莎白:輝煌年代》仍教人有種不敢直接逼視的耀眼奪人,凱特布蘭琪這十年的演技沒有進步,不用懷疑,我沒說錯,因為十年前的她已被列為仙班,梅莉史翠普以降,就是她!

 

原班人馬、預算加倍,單看這兩項原本會讓許多看過第一集的人殷切期待《伊莉莎白:輝煌年代》的成績,結果,一切都變了樣,不變的只有凱特布蘭琪依舊猶如伊莉莎白一世鬼上身的女王樣。

 

我不斷深思這部電影令人失望的癥結,只好歸咎於或許導演夏克哈卡帕擁有更多的續集成本後,一時之間興奮過了頭,又或者慌了手腳不知怎麼運用這把鈔票,導致整部電影擺盪在商業大片與藝術史詩之間的灰色地帶,導演想拍得更有氣魄,我們卻看得更加難受。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無意間滑鼠點進Yahoo!奇摩時尚在全民快投專區所討論的主題《之前的失戀經驗,那個男人讓妳學到的最大教訓是什麼?》,看完8大點針對女性所設定要全民公幹男性的選項後,不禁噗嗤出聲,不好氣但卻很爆笑的一面倒觀點,讓人不免感嘆難怪隨便丟一顆石頭出窗都會砸到單身者,原來,女性真的不懂男人心。在此,本人也想為男性開開腔發發聲,以下女性的論點部份為公投選項:

 

 

 

女性:內在美永遠敵不過身材好臉蛋佳。

 

男性:這不是廢話嗎?難道女性都〝天真地〞以為男性會把女性的內在美當成「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那樣的稀世珍寶呵護嗎?虧男性是視覺性動物的名言還是出自女性之口哩!再說,若真要男性能撇除感官刺激的影響,那可得請女性別再光顧美容整形中心先吧,讓時空倒流回去侏儸紀時代,我想屆時男性為了傳宗接代,也不得不以內在優劣來評比女性了。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Apr 15 Tue 2008 01:25
  • 驕傲


淺淺的一抹笑


Sometimes  是掩飾自卑的必要


嘴角上揚的角度俯臥在聳立顴骨的凹槽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那天,辦公室裡一位年過四十、至今仍小姑獨處的女同事糾著我閒磕牙,我不會說我很無奈,因為我也喜歡喇豬賽,只是三條線的話題讓人眼冒金星、烏鴉盤旋。


方才結束與法國熟客的meeting,送客至門口時,禮貌性地與之嘟了嘴、貼了下臉頰,約好晚上夜店續攤再聚。


女同事把這一切看在眼裡。


「你怎麼那麼隨便?人家邀約就滿心歡喜赴約?要乖一點,別到處鬼混,要有矜持,接到邀約不可以馬上答應,要先裝模作樣一番,翻翻行事曆再回答,最好還要說:『我可能會晚點到。』之類的搪塞碎語,知不知道?」話說女同事始終把我當小朋友看待,即使本人都快年過三十,她的語氣仍是充滿姊姊教弟弟的調侃。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幾天看到兩則新聞讓我〝就感心ㄟ〞,不是感到窩心,而是感到噁心、椎心又痛心。


PART 1:


澳亂倫父女上電視求諒解 網友砲轟


隔30年重逢 澳父女亂倫生女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極端的權力造就極端的腐敗,而腐化的程度端視權力集中的多寡而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清談之風,政事就這麼地隨著這些士大夫的紙上談兵起舞著,繁榮與沉淪間隔在言論中的與否的微妙一線間。從悠久的中國歷史演進來看現今的大千世界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會發現這些朝代經歷過幾千年的洗禮後,人類的智慧並沒有跟著時間而演化,不可思議的是,原來不管身為哪一個種族,為達〝目的正確〞的終點,所使出的非議狡黠手段放諸四海皆準,人類確定是有別於禽獸的高等智慧生物嗎?或者智商總趕不上一己之私的飛快腳步?


已經忘記多久沒看過好萊塢出現如此睿智激辯式的〝清談〞電影,有別於伍迪艾倫雅痞式的無病呻吟,以及歐洲美化環境式的曲高和寡,《權力風暴》帶來的是更貼近大時代的寫實,一針見血地暢談政治、媒體、教育主宰著生命的脈搏能否繼續跳動,人說生命是脆弱的,倘若不堪一擊的成因來自於為滿足不干己事的私慾,那麼這寶貴的一命還真是荒誕無稽。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樑子要結得多深,才會讓人憤而起殺機?偷拐搶騙或姦淫擄掠?


謝天謝地,至少馬可我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機會對以上幾點需要作出要命的抉擇,頂多偶爾被躲在陰暗騎樓下的偉大交通警察叔伯們開張罰單,讓原本通體舒暢的好心情頓時鬱塞祕結罷了(這感覺還不到想先除之而後快,但先幹之而後爽絕對是有的)。


怨天怨地,《非法制裁》的凱文貝肯卻必須〝立地成魔〞才能斬妖除魔,理由卻荒唐地可笑:只因長子被街頭混混隨機選中砍殺藉以視為〝新人〞入幫會的儀式〝牲禮〞,不必多加思索,就是被砍地如此沒來由,孰可忍孰不可忍,換作是你/妳倒是說說看,這些敗類該不該殺?!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月1日星期二,愚人節的下班時分,我抱著雀躍的心情、踏著輕盈的腳步朝向隱身在西門町繁雜巷弄內的樂聲戲院而去,不是高興著今天唬弄了誰、或誰唬爛了我,即使暮色淹沒在惱人的綿綿春雨中,心,卻在真實而沒有謊言的美妙裡蜿蜒著,只因即將參加《三國之見龍卸甲》的首映會,電影散場後,原本快快樂樂出門的心情,轉眼之間卻是哭哭啼啼回家作收,觀影前後判若兩人是自我情緒的寫照,泣不成人形是自己外表的模樣。


我不愛唸書,卻關心歷史;我不愛看正史,卻熱愛稗官野史。求學時代的歷史課本,往往被框限於「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句話,而只著重於「主子」的動向,卻忽略了許多把主子拱起來的大將,他們的視死如歸被正史漠視、他們的慷慨就義被正史藐視,導因於正史皆由朝廷所任命的文官執筆,把主子隱惡揚善是保命之道,少數由民間傳談蒐羅成的野史變成唯一可以見證這些真英雄的途徑。也許有人會懷疑野史的虛實,但我始終以正視的態度來看待,不可否認,某些人物的描述或豐功偉業可能有誇大的成分,可是我相信沒有空穴來風這種事,那些野史的作者也沒必要歌功頌德與自身毫無干係的亡者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便是其一(雖美其名是小說,我寧願視為野史)。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約在2007年中得知瓦昆菲尼克斯(偶像)與馬克華柏格(偶像再加1)合作《萬惡夜總會》這部片時,腦海中只閃過一個念頭:「喔,管它劇情好不好看、擺不擺爛,我一定要看!」事實證明,故事邏輯有時真的〝無跡可尋〞,但演員的搭配概念卻是〝無懈可擊〞!



兄弟一黑一白(當然不是憨人所想的黑人與白人那麼簡單),哥哥約瑟夫(馬克華柏格飾)任職掃黑組警探,弟弟巴比(瓦昆菲尼克斯飾)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因毒品嚴重流竄而惡名昭彰的當紅夜店裡由小酒保升格為店長(同樣是店長,本人所開設的馬可俱樂部當下遜掉,輸給偶像心服口服),父親柏特(勞勃杜瓦飾)為由韓戰退役的警察局長,外加來自中南美洲波多黎各、巴比的女人亞曼達(伊娃曼德絲飾)這朵紅花,光看這種角色對立的老套衝突性,甚至不需事先了解故事大綱,長期觀影的內行人就明白:「我們要看的只是演員罷了,因為故事能給我們的可能真的不多。」一言中的地如此了然,已故的馬兆駿若泉下有知也看了這部電影,可能都會看不過去從地下室跳上來高唱他的成名曲《我要的不多》(一首雋永好歌,一名創作才子,謹在此獻上遙想的祝福與懷念)。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