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列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之人不得閱讀!
嚴重警告:本格內容充斥暴力與腥羶色之字眼,未成年者請勿擅自閱讀,若真的很癢忍不住,請由父母陪同閱讀,若父母沒空,請由兄姊陪同閱讀,若兄姊不幸跟你一樣幼齒到未成年,那麼李馬可謹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本格與您有緣無份,謝謝別聯絡!

 

無論是妖是鬼,香港國寶級文學才女李碧華總是能顛覆窠臼,同中求異,往自己的意念走去。


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白蛇傳》,李碧華可以筆鋒一轉,讓原本道行慘輸白素貞五百年的丫環小青,扶正為《青蛇》的靈魂人物,白蛇修行千年的剛正不阿,頓時變成青蛇嬉笑怒罵、挑釁人性的笑看人間道。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4) 人氣()

你想我  我想他  最後那個他跑去愛另一個陌生人


你陰我  我陰他  結果三個人都卡到陰去廟裡收驚


 


常常一個人在凌晨時分,伴著昏黃的燈光、喝著台啤、抽著萬寶路、守著電腦。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第一犯罪現場:

 

 

誘拐良家婦女實況重現: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 Oct 10 Wed 2007 00:29
  • 偽裝

還好嗎?


天氣漸漸變涼  那裡是否依然有溫暖陽光


地球雖圓  看不到地平線的那一端


那裡有我無法掌握的狀況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李安是說故事的箇中翹楚,不同故事的角色在他的巧手下,也似乎看得到彼此互通的靈魂。


《喜宴》裡的金素梅之於《臥虎藏龍》裡的章子怡之於《斷背山》裡的傑克葛倫霍:三者同樣俱備外放熱情與不服輸(抑或是輸不起)的性格。三者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也都知道所愛非人,金素梅因為綠卡而假嫁男同志趙文瑄,原本的條件論,因女方動了真情而崩盤;章子怡因為賭氣官宦人家的指腹為婚而偶遇山賊張震,違背中國傳統媒妁的門不當戶不對,愛情只能墜崖收場;傑克葛倫霍與希斯萊傑縱使有多麼情深意切,60年代美國西部牛仔的男子漢情結心態作祟,真愛終究敵不過輿論的棒打鴛鴦。


馬可我沒看過安妮普露的《斷背山》短篇原著,只能憑藉電影影像與人物特性的呈現而發想小說可能該有的文字畫面,再者,我只進電影院看過一次,因記憶的模糊而無法闡述細節,但整部電影的輪廓、核心卻都深深烙印在腦海,若有未完善之處,請普天下廣大的斷背迷海涵與指教。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一本日記記載著我們的曾經


一段無法抹滅的記憶


就像打了一場美好的戰役


最後  贏得勝利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個經濟不好的國家,電影文化的質與量絕對無法令人有所期待,試想,人民的肚子都填不飽了,哪還有閒情逸致去享受第八藝術?!印度寶萊塢則是活生生少數例外的〝神蹟〞!(PS. 產量雖多,但質素方面有盲點,誰受得了不斷被又歌又舞的呆板場景疲勞轟炸?!)


一個沒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國家,電影藝術也絕對無法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文化之於藝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美國好萊塢則是打破這瓶頸的翹楚!(PS. 缺點不下於印度寶萊塢,但仗著財大氣粗,就是有辦法吸引全世界優秀的電影人才到美國撈過界,幫他們打天下,捫心自問,有多少國家的歷史故事被老美翻拍成用不符合時代背景的英語唸著、演著、賺著?!連《末代皇帝》溥儀都會說英語了,太陽底下還有啥新鮮事?!)


亞洲電影事業最強的香港與日本,沒有以上兩項的缺點(PS. 不要質疑我香港有文化嗎?答案是肯定的!至少他們有大英帝國殖民文化與中國認同的雙向暢通管道,雖難苟同,卻容易定義!),就連南韓的戲劇都席捲亞洲了,三強鼎立已然成形。


再來看看經濟尚可的台灣(PS. 也不要質疑我是嗎?答案同樣是肯定的!只要年國民所得有超過一萬美金的國家都已可稱得上是已開發國家,中學課本有教過,這是知識加常識!)。早期,電影事業的光榮戰役我們參與過,如今,國片的沒落我們也不落人後(PS. 似乎很符合台灣人愛跟風、隨波逐流的特性。),只是,其他比我們更落後的亞洲國家都已經找出癥結,挖掘出一條光明的生路,國片卻仍然飄飄蕩蕩找不到汪洋中的浮木倚靠。不要跟我說台灣年年有生產出國比賽的電影,電影雖是藝術,但終究是用來娛樂大眾的產物,絕對不是某某大導演拍來自爽、娛樂自己、曲高和寡、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催眠片。得獎片不代表是珍貴的水蜜桃;商業片也不代表是低廉的芭樂!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下午一點三十分,揉著惺忪的雙眼從紛擾的辦公桌上慵懶地抬起頭來,半趴半坐、無意識地胡亂點閱著新聞觀看,嗯......該說是視線掃描確切些。猛地,眼睛專注定格在我的偶像「西恩潘導演路不回頭」這則新聞上。內容寫著西恩潘完成了第四部自編自導的電影《荒野生存》。


「很吸引人的片名。」我心裡想著。繼續拖著滑鼠往下瞧。影片改編自美國知名作家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暢銷紀錄文學作品《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十年了,終於等到好萊塢要改編這則真實故事;十年了,距離閱讀這本書已過了六分之ㄧ甲子;十年了,18歲的熱情與夢想,如今彷彿又垂手可得;十年了,竟然還是自己的偶像來幫我喚醒塵封於稀落書架上的這本書的記憶,更是彌足珍貴......」無數個可話的十年忽然以排山倒海之姿直衝腦門,我以無聲的嘴型自言自語著(PS. 這一直是我過人的強項,我自己非常清楚,清楚到明知旁人以看龍發堂堂員的眼神審視我,我仍不以為意)。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生處處無溫暖


只要得一個親密的擁抱


人生處處有口舌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迥異於1989年《春風化雨》裡羅賓威廉斯陰鬱哀傷、帶領學生組織詩社的英國文學教師;有別於1995年《危險遊戲》中蜜雪兒菲佛強勢的海軍退役軍官英文教師。同樣都是飾演高中英文教師,堪稱2007年美國與台灣的最大票房遺珠《街頭日記》,希拉蕊史旺的菜鳥高中英文老師一角,以堅毅的韌性與一股不服輸的衝勁,帶領學生用〝生命〞寫日記,寫下一段段血淚交織的感人謳歌;引領觀眾見識美國現今最殘酷寫實的青春歲月。


本片奠基於一則發生在美國威爾森高中203班的真實故事。影片一開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真實的幫派鬥爭與種族衝突的流血新聞畫面,很明顯,導演要讓觀眾看清〝真實的美國〞,高中生活不是只單純伴隨著史奴比狗狗之類的靡靡之音,學生每天睜開眼要面對的是「你混哪裡?」、「膚色不同就像人鬼殊途!」等等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禁忌話題與言行舉止,一不小心誤踩對方地雷的話,輕則吞拳頭,重則吃子彈。


美國夢只存在於已經成功的少數人身上,對於更多還在力爭上游的拉丁裔、非裔、亞裔族群來說,幸福美滿永遠屬於一個個金髮碧眼的芭比,而代表拉丁人的阿茲提克公主結局卻是血流成河。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