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會哭 ~ 但是我沒有 ~


看完《真愛旅程》後,我悵然若失地突然對著螢幕唱著辛曉琪的成名作【領悟】,因為這部電影的痛點究竟在哪兒?我不知道,所以哭點之低如我,真的哭不出來。題外話,若你把【領悟】繼續唱下去,你會發現這首歌當初真該被片商挖出來冷飯熱炒,當成本片的前導宣傳電影中文版預告片主題曲,實在搭得不像話。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美國的50年代,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凱特溫絲蕾飾演一對中產階級的年輕夫婦,步入婚姻後,男方放棄理想,為了五斗米折腰;反之,三流女演員的女方卻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為了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把去巴黎重新生活畫成一個大餅,彷彿沒見過世面的愚婦開了眼界,啥都新奇、啥都憧憬,家庭價值對她而言,不是安定,而是披荊斬棘不斷去「創新」!理念不合的兩人,該如何在這段婚姻裡走下去?


看過《衝擊之路》的觀眾,一定對《真愛旅程》的英文原名《Revolutionary Road》感到似曾相識,沒錯,與前者的英文原名《Reservation Road》雷同至極,兩部片名皆是條路名,而且乍看之下,英文單字還很類似,劇情也都從各自的「關鍵路」展開,更一致的是,兩者的路都既崎嶇又難行。


這部電影的調性很神奇,從劇本對白、演員表演到導演調度,一整個就是 ─ ─ 舞台!這與凱特溫絲蕾於戲中扮演舞台劇女演員的身份不謀而合,但看著所有演員的誇張肢體與張牙咧嘴的演出方式,卻會讓觀眾分不清到底這是現實生活?或是這些於電影中生活在現實的人物的個性全都戲劇化到像在演舞台劇?



每一場戲,演員們都使盡吃奶的力道,似乎深怕身段一放軟的話,觀眾便體會不到他們內心的苦痛,殊不知,男女主角根本就是在「無病呻吟」,有子、有錢、有車、有樓,這對夫婦還想怎樣?這樣也要哀爸叫母?甚至一同搞外遇發洩?乾脆直接把這兩人送上天堂見耶穌比較痛快,將近兩個小時的脫節,看在失業率破表的台灣觀眾眼裡,試問,要從何哭起?遑論中途還出現一個由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演的瘋子來鬧場,更是無厘頭地讓人無法感同身受,俗話云:「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部電影的確瘋免驚,因為人人都是「肖查甫」和「肖查某」!同時,觀眾也隨之傻很大,因為大家都被當作傻子耍,被耍還要花錢!


丈夫抽著菸徐徐吐出:「我想體會各種事物,把那當成野心好嗎?」原本與丈夫失和的妻子只因著這句話,頓時宛如大夢初醒般樂活,眼中的丈夫不再醜陋,反而成為自己所見過最有趣的男人,可妻子未曾深究過:賣掉家當、攜家帶眷遠走高飛巴黎,一點兒都不有趣!


法國巴黎,昇華為妻子永恆不變的迷思;浪漫情懷,幻化為妻子體內作祟的嗎啡。她信仰著、她沉迷著,激將法,是她對丈夫唯一能做出的最大而偏激的回饋:「不嘗試就不會失敗。」丈夫的骨氣,是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妻子的骨氣,卻是建構在不食人間煙火的城市上。骨氣能不能當飯吃?其實不是重點,可怕在於,這名妻子追逐自以為是的優越感的貪婪,吞噬了骨氣單純的本質,這趟巴黎若去不成,就是輸人一等?資本主義並非洪水猛獸,存在於妻子本心的扭曲的價值觀,才是殺人於無形的罪魁禍首,相形之下,心無旁鶩、不受世俗羈絆的瘋子麥可夏儂反倒更透徹世務,而凱特溫絲蕾則比他更像個應該被關進精神病院的肖婆。



什麼樣的妻子會以激怒丈夫為樂?那就如同李慶華跟邱議瑩嗆聲:「妳要潑我水嗎?妳要打我嗎?」一樣,既惹人厭又討皮痛!於是乎,丈夫在三十歲生日當天,與女同事的偷情好比飲用白開水,雖無色無味,卻是民生必需品;妻子在夜店裡酒過三巡後,挑逗男性友人:「Let's do it!」美其名是邀舞,但認識老美文化的人都了解,「Do it」這兩個單字萬萬不可隨性脫口,那實為極度「性暗示」的代名詞,你說了,就表示你想上對方,因為性需求,所以你才會放膽說,記住囉!﹝李馬可空中英語教室關心您﹞



凱特溫絲蕾就像隻刺蝟,稍一風吹草動,全身的防禦系統便急速啟動,不合己意,管你是枕邊人或兒女,挑釁加破口大罵淪為自我證明的武器,你若說我說的不算,那我就明著來向你宣戰,挑戰你的外子情結,反正巴黎之行正是玉石俱焚的試金石。


磨合,是精氣神的終極折磨,我強烈懷疑:當娶到精神妄想的妻子時,男子漢大丈夫能撐多久?這份愛,是否不真實到像在扮家家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馬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